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产品展示

匹伐他汀

匹伐他汀

名称

Pitavastatin,匹伐他汀

适应症

1、本品用于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海外直邮
药师指导
隐私服务
签订合同
  • 产品图片
  • 相关信息

匹伐他汀

用法用量

 

本品不同剂型、不同规格的用法用量可能存在差异,以下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用药详情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

匹伐他汀钙片、匹伐他汀钙分散片:

通常,成人1日1次,晚饭后口服本品1-2mg(即0.5-1片)按照年龄和治疗反应适宜增减剂量,在LDL-胆固醇降低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增量,每日最大给药量为4mg(即2片)。

1、肝病患者给药时,初始给药量为每日1mg(即0.5片)最大给药量为每日2mg(即1片)。

2、由于随着本制剂给药量(血药浓度的)增加,可能会有横纹肌溶解症有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增量至4mg(即2片)时,要充分注意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升高、肌红蛋白尿、肌肉痛及无力感等横纹肌溶解症前期症状。国外临床试验中8mg(即4片)以上的给药由于横纹肌溶解症及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而终止。

 

不良反应

匹伐他汀钙片在国外(日本)批准上市前进行的临床试验,886例患者中有197例(22.2%)出现了不良反应。自(他)觉症状的不良反应50例(5.6%),主要症状包括腹痛、药疹、倦怠感、麻木、瘙痒等。临床检查值异常有167例(18.8%),主要是γ-GTP升高、CK(CPK)升高、血清ALT(GPT)、血清AST(GOT)升高等。日本上市后的安全性监测中20002例中有1210例(6.0%)出现了不良反应(第5次安全性定期报告)。

1、严重不良反应:

(1)横纹肌溶解症(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以肌肉痛、乏力感、CK(CPK)升高、血及尿中的肌球蛋白升高为特征的横纹肌溶解症。伴随横纹肌溶解症的发生,可能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的肾功能障碍,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停止给药。

(2)肌病(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肌病,所以如出现广泛的肌肉痛、肌肉压痛或明显CK(CPK)升高时须停止给药。

(3)肝功能障碍、黄疸:可能会出现伴随ALT(GPT)、AST(GOT)显著升高的肝功能障碍、黄疸,所以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给药,进行妥善处理。

(4)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不明):可能会出现血小板减少,所以应注意进行血液检查,发现异常应停止给药,进行妥善处理。

2、其他不良反应(日本资料)。

(1)发生率0.1%-2.0%:

①过敏症注(1):出疹、瘙痒。

②消化系统:嗳气、恶心、胃不快感、腹泻。

③肝脏注(2):AST(GOT)升高、ALT(GPT)升高、γ-GTP升高、AL-P升高、LDH升高。

④肌肉注(3):CK(CPK)升高、肌肉痛、乏力感。

⑤精神神经系统:头痛、头重感、麻木、眩晕。

⑥血液:贫血。

⑦内分泌:睾酮降低。

⑧其他:倦怠感、抗核抗体阳性化。

(2)发生率不到0.1%:

①过敏症注(1):荨麻疹。

②消化系统:口渴、消化不良、腹痛、腹胀、便秘、口内炎、呕吐、食欲不振、舌炎。

③肝脏注(2):胆红素升高、胆碱酯酶升高。

④肾脏:尿频、BUN升高、血清肌酐上升。

⑤肌肉注(3):肌肉痉挛。

⑥精神神经系统:僵硬感、困倦、失眠。

⑦血液:血小板减少、粒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增多、球蛋白上升、血清抗球蛋白试验阳性化。

⑧内分泌:醛固酮降低、醛固酮升高、ACTH升高、皮质醇升高。

⑨其他:心悸、疲劳感、皮肤疼痛、潮热、关节痛、浮肿、视物模糊、视觉闪烁、耳闭塞感、尿潜血、尿酸值上升、血清K上升、血清P上升、味觉异常。

(3)发生率不明:过敏症注(1):红斑。

注(1):此时应停止给药。

注(2):进行充分的观察、出现异常情况应作停止给药等妥善处理。

注(3):有可能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前期症状,所以应充分观察,必要时停止给药。

发生频率根据日本批准时及安全性监测的合计计算出来。

3、上市后经验:他汀类药品的国外上市后监测中有罕见的认知障碍的报道,表现为记忆力丧失、记忆力下降、思维混乱等,多为非严重、可逆性反应,一般停药后即可恢复。

 

禁忌

1、下列患者禁止给药:

(1)对本品成分有既往过敏史的患者。

(2)重症肝病患者或胆道闭塞的患者(这些患者服用本药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增高,并有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3)正服用环孢菌素的患者(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不良反应发生频率增高。可能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4)孕妇及可能妊娠的妇女和哺乳期妇女。

2、以下患者原则上禁止给药,但如有必要可慎重给药:

肾功能相关的临床检查值异常的患者,只限于判断本药与贝特类药物在临床上不得不合并用药的情况(易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注意事项

1、慎重给药(以下患者需慎重给药):

(1)肝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酒精中毒者(本药物主要分布和作用于肝脏,有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另外,对酒精中毒者,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2)肾病患者或有既往史的患者(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病例大多是有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另外发现伴随横纹肌溶解症可以发生急剧的肾功能恶化)。

(3)正在服用贝特类药物(苯扎贝特等),烟酸的患者(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

(4)甲状腺机能低下症患者、遗传性肌疾病(肌营养障碍等)或有家族史患者、药物性肌障碍的既往史患者(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5)老年患者。

2、重要的基本注意事项:

在使用本药的情况下以下几点要充分注意。

(1)使用本药前,首先采用治疗高脂血症的基本疗法-食物疗法,以及减少如高血压、吸烟等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和进一步运动疗法。

(2)从服药开始到12周之间至少要检查肝功能1次,以后定期(如半年1次)检查。

(3)服药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血中脂质值,如发现对治疗无反应时应停止给药。

3、使用注意事项:

交付患者本品时,指导患者将药片从双铝泡罩包装中取出后服用。(有由于误服双铝泡罩包装板,硬角刺入食道粘膜,引起穿孔,并发纵隔炎等严重合并症的报告。)

4、其他注意事项:

狗的经口给药试验(3mg/kg/日以上3个月,1mg/kg/日以上12个月)发现有白内障的发生。但其他动物(大鼠、猴子)未见类似情况发生。

5、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禁止给药。〔关于妊娠中给药安全性还未得到证实。动物实验(大鼠)的围产期和哺乳期给药试验(1mg/kg以上)中,雌性动物在分娩前后出现死亡。另外在兔的器官形成期给药试验(0.3mg/kg以上)中也发现雌性动物的死亡。给予大鼠大量的其他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时有出现胎儿骨骼畸形的报告。还有人类在妊娠3个月内服用了其他的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后出现了胎儿先天性畸形的报告。〕

(2)哺乳期禁止给药。〔动物试验(大鼠)发现会向乳汁转移。〕

6、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尚未得到证实(没有使用经验)。

7、老年用药:一般的高龄患者都生理功能下降,如发现不良反应则应注意减量使用。(有易出现横纹肌溶解症的报告)

8、药物过量:药物过量尚无特殊治疗措施。一旦出现药物过量,应根据需要采取对症治疗及支持性治疗措施。由于大量匹伐他汀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液透析不能明显加速匹伐他汀的清除。

 

毒理作用

1、致癌、致畸、生育损害:在小鼠92周的致癌性研究中,给予匹伐他汀75mg/kg/日的最大耐受剂量,最大的全身暴露(基于AUC)是4mg/日临床最大剂量时的26倍,没有发生药物相关的肿瘤。在大鼠92周的致癌性研究中,匹伐他汀以1、5.25mg/kg/日灌胃时,甲状腺滤泡细胞瘤的发病率在25mg/kg/日时显著增加,是人最大剂量的4mg/日的基于ALC全身暴露的295倍。在转基因小鼠(TCrasH2)26周的致癌性研究中,给予匹伐他汀30,75和150mg/kg/日灌胃,没有发现有临床意义的肿瘤。匹伐他汀在有无代谢激活的鼠伤寒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Ames试验没有致突变性,在小鼠用药和大鼠多种用药后的微核试验,大鼠非程序DM合成试验和小鼠盐星试验中,最高剂量时观察到染色体简变,致断裂作用和高细胞毒性。匹伐他汀对雄性和雌性大鼠生育能力无不良影响,在10mg和30mg/kg/日的口服剂量,全身暴露分别为4mg/日临床阜露(基于AUC)的56倍和354倍。匹伐他汀的生育研究1mg/kg/日(基于AUC临床暴露4mg/日的30倍)可导致雄性和雌性免有较高的死亡率。虽然不能确定死因。兔肾毒性(肾脏发白)显示可能有缺血的迹象。低剂量(15倍于人体全身暴露)在成年男性和女性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毒性。然而,观察到植入减少,再吸收增加,胎儿的生存能力降低。

2、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已在其他同类药物治疗的狗所观察到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变,以血管周围出血,水肿,单核细胞浸润和血管周围间隙为特点。在狗中,在血管药物浓度水平的剂量比在人类最高推荐剂量服用的平均药物水平高出30倍左右,同类化学性质相似的药物产生剂量依赖的视神经变性(视网膜膝状体神经纤维的allerian瓦勒斯变性),面匹伐他汀尚未观察到Wallerian变性。治疗剂量为lmg/kg/日用药52周(基于ALC人类最大剂量4mg/日的临床基露水平的9倍),可观察到狗白内障和品状体混浊。

 

储存方法

遮光,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不超过20℃)保存。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上一篇:利可君片

下一篇:吲达帕胺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