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慢性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美国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它的发病机制与视网膜血管的损伤和异常新生血管的形成有关。
1. 分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为以下几期:
• 背景性视网膜病变:早期表现为视网膜毛细血管微动脉瘤,这种阶段称为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进展为视网膜出血或黄斑水肿。
• 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随着疾病进展,出现新生血管,称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新生血管易破裂出血,导致视力显著下降,甚至玻璃体或视网膜脱离,可能导致部分或全部视力丧失。
2. 症状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 视力模糊
• 视野中出现黑点或漂浮物
• 视力突然下降
• 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脱离
3. 筛查和诊断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通常每年一次)进行视网膜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眼科医生通过视网膜检查,检查视网膜血管、黄斑和视神经头,以评估病情发展。
4. 治疗
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目标是控制血糖、血压等全身性因素,并采取眼科手段干预,以防止或延缓视力丧失:
• 强化血糖和血压控制:有效的血糖和血压管理可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PRP):用于治疗增生性视网膜病变,通过破坏视网膜部分区域来减少新生血管生成,减少视网膜出血和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 抗 VEGF 药物:如阿柏西普、贝伐单抗和雷珠单抗,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用于治疗黄斑水肿和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此类药物通过眼内注射给药,需定期就诊注射。
5. 预防
早期筛查和控制血糖、血压对于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视网膜病变,应尽早干预以保护视力。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管理需要多学科协作,结合糖尿病管理、眼科检查和适当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视力丧失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