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HIV
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RT)用于阻止 HIV 在人体内的复制过程,其类别和作用机制如下:
1. 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被磷酸化成活性代谢物,竞争性地结合到病毒 DNA 中,通过抑制 HIV 逆转录酶和终止 DNA 链的合成来阻止病毒复制。
2. 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与 NRTI 作用类似,但不需要初始磷酸化,即可竞争性抑制 HIV 逆转录酶。
3. 非核苷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直接与逆转录酶结合,阻止酶的活性。
4. 蛋白酶抑制剂 (PI):抑制病毒蛋白酶的作用,防止新生成的 HIV 病毒成熟,从而减缓病毒的扩散。
5. 进入抑制剂 (EI):干扰 HIV 与 CD4+ 受体和辅助受体的结合,阻止病毒进入细胞(例如 CCR-5 抑制剂)。
6. 附着后抑制剂:与 CD4 受体结合,从而阻止 HIV 进入细胞。
7. 整合酶链转移抑制剂:阻止 HIV DNA 整合到宿主细胞 DNA 中,防止病毒在人体细胞中复制。
8. 附着抑制剂:与 HIV 包膜糖蛋白 120 (gp120) 结合,阻止病毒与 CD4 细胞的初始附着,避免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9. 衣壳抑制剂:干扰 HIV 的衣壳蛋白,从而阻止 HIV 遗传物质和复制所需酶的释放和作用。
每类抗逆转录病毒药物通过不同机制作用于 HIV 的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使得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延缓病情进展。
上一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