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肝癌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基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核心要点如下:
1. 临床诊断标准
• 基本标准:
• 无慢性肝病或肝硬化史。
• 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5。
• 出现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 典型症状:
• 急性黄疸、凝血功能障碍(延长INR)、精神状态改变(如嗜睡、昏迷)。
• 鉴别诊断:
• 如果患者有已知肝硬化,伴急性失代偿,应诊断为慢性急性肝衰竭(ACLF),而非急性肝衰竭。
2. 实验室检查
(1) 确定肝功能衰竭的存在与严重程度
• 肝功能相关指标:
• 转氨酶(AST/ALT):通常升高,但<2000提示威尔逊病。
• 胆红素:升高提示黄疸。
• INR:≥1.5提示凝血功能障碍。
• 血氨:
• 血氨>150-200 μmol/L提示脑水肿风险。
• 其他常规检查:
• 全血细胞计数(CBC):评估感染和贫血。
• 血清电解质(包括钙、镁、磷酸盐)。
• 肾功能检查和尿液分析。
• 动脉血气(ABG):评估酸碱平衡。
• 血糖:监测低血糖。
• 感染筛查:如血液、尿液和腹水培养。
(2) 排除其他疾病
• 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检测:
• 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IgM抗-HAV)。
•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原IgM抗体(IgM抗-HBcAg)。
•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
• 自身免疫标志物:
• 抗核抗体(ANA)。
• 抗平滑肌抗体(SMA)。
• 血清免疫球蛋白(IgG)。
• 其他特定检查:
• 怀疑威尔逊病:检查铜蓝蛋白、溶血性贫血、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比值。
• 怀疑布加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或肿瘤转移:超声检查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3) 排查脑病的并发症
• 头部CT:
• 用于排除脑水肿或颅内出血(特别是凝血病患者)。
• 不应假设精神状态恶化单纯由脑病引起。
3. 病因评估
药物和毒素
• 详细了解用药史(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草药、膳食补充剂)。
• 检测相关毒素和代谢物。
其他临床线索
• 旅行史:关注甲型、乙型、丁型、戊型肝炎。
• 育龄女性:进行妊娠试验以排除妊娠相关肝病。
4. 并发症监测
• 感染风险:
• 高动力循环和呼吸急促时,应考虑感染风险。
• 建议每48小时重复血培养以监测感染。
• 实验室指标监测频率:
• 常规指标(如INR、电解质、血糖、ABG)每天至少一次。
• 严重脑病患者需要更频繁的血糖检测(如每2小时一次)。
诊断注意事项
• 精神状态恶化:需综合评估,避免误诊为单纯脑病。
• 重复检测:急性肝衰竭病情变化快,需密切随访各项实验室指标。
诊断参考文献
1. Bernal W, Hall C, Karvellas CJ等,2007:讨论了动脉血氨水平与急性肝衰竭中脑病及颅内高压风险的关系。
这套诊断方案旨在快速识别急性肝衰竭,明确病因,评估严重程度,并预防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