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动态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且患者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据数据显示,中国胃癌患者约占全球总数的40%,每年新增病例超过35万。值得注意的是,胃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感染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主要致病因素
1. 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长期感染该细菌会使胃癌风险增加6倍,且与消化不良、胃溃疡及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疾病密切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近一半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及时筛查和根除该细菌,可以有效降低胃癌风险。
2. 不良饮食习惯
• 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和熏烤食品的高盐含量会破坏胃黏膜的完整性,导致炎症甚至癌变。
• 烧烤食品:长期食用烧烤类食物会增加胃癌的患病率,这类食品含有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
• 酒精与烟草:饮酒和吸烟会对胃黏膜造成直接刺激,进一步增加胃癌风险。
3. 不良情绪和生活方式
长期焦虑、抑郁以及熬夜等行为,会扰乱人体免疫系统,损害胃肠道黏膜的修复能力,增加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4. 慢性胃病癌变
长期胃炎、胃溃疡等慢性胃病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出现癌变风险。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普通胃病,导致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
胃癌早期症状
1. 胃疼无规律,持续性加重。
2. 胸骨下方烧心、反酸。
3. 体重明显下降,且无药物缓解。
4. 腹部出现坚硬且疼痛的包块。
5. 黑色大便,无明显原因。
如何预防胃癌?
1. 改善生活方式: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缓解精神压力。
• 戒烟酒,少喝浓茶及咖啡。
• 饮食清淡,减少烧烤及腌制食品的摄入。
2. 及时治疗胃病:
• 定期筛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
•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进行积极治疗。
3. 定期体检:
• 高危人群(如有胃癌家族史或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建议每年进行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早筛查是关键
胃癌早期五年治愈率可超过90%。一旦出现胃部不适,应及时就诊,避免因忽视症状导致病情恶化。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积极治疗胃部疾病,我们可以从源头降低胃癌的发生率,守护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