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新闻动态
背景介绍
• CAR-T疗法: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在治疗B细胞白血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治疗实体肿瘤时疗效有限。
• 挑战:
1. 肿瘤微环境:实体肿瘤中抑制信号较强,免疫应答受到阻碍。
2. 细胞因子缺乏:T细胞的增殖和抗肿瘤功能需要如IL-15等支持性因子。
• IL-15作用:
• 属于γ链细胞因子家族,能促进CD8+ T细胞的记忆形成、线粒体代谢和持久性扩增。
• GPC3靶点:GPC3在肝癌等实体肿瘤中高度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是免疫治疗的理想靶点。
研究设计
• 目标:评估普通型GPC3 CAR-T和IL-15增强型GPC3 CAR-T(15.GPC3 CAR-T)在实体肿瘤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研究对象:24名患者
• 普通型组:12人,回输GPC3 CAR-T。
• IL-15增强组:12人,回输15.GPC3 CAR-T。
• 研究流程:
1. 所有患者接受淋巴细胞清除预处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
2. CAR-T细胞回输后观察28天。
3. 回输剂量:普通型为1x10⁷/m²或3x10⁷/m²,IL-15增强型为3x10⁷/m²。
结果分析
1. 安全性评估
• 普通型GPC3 CAR-T:
• 安全性良好,无显著副作用。
• 未出现临床应答。
• 15.GPC3 CAR-T:
• CRS(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事件较普通型多见,但无严重不良事件。
• 使用安全开关药物(Rimiducid)后,CRS症状迅速解除。
2. 肿瘤应答情况
• 普通型GPC3 CAR-T:
• 无患者达到部分应答(PR)或完全应答(CR)。
• 15.GPC3 CAR-T:
• 疾病控制率:66.7%。
• 应答率:33.3%。
• 临床表现:
• 4名患者疾病稳定(SD)。
• 4名患者部分应答(PR)。
• AFP(甲胎蛋白)显著下降,表明抗肿瘤活性。
3. 细胞特征对比
• 普通型与15.GPC3 CAR-T细胞的基因表达差异:
• 15.GPC3 CAR-T细胞中,CD8+ T细胞相关基因表达增加。
• 糖酵解特征降低,氧化磷酸化特征增强。
• 效应记忆和效应细胞比例增加。
• 体内扩增能力:
• 15.GPC3 CAR-T在患者外周血中扩增能力显著优于普通型。
• 应答患者的15.GPC3 CAR-T扩增能力优于非应答者。
4. 回输后细胞功能变化
• 回输后CAR-T细胞的效应分化增加,增殖能力下降。
• 应答者中细胞毒性基因上调,记忆相关基因下调。
• IL-15的共表达在产品阶段已使细胞处于效应状态,支持其在体内的快速增殖和抗肿瘤作用。
研究结论
• **IL-15增强型CAR-T(15.GPC3 CAR-T)**显著提高了:
1. 体内扩增能力:更高的持久性和抗肿瘤活性。
2. 抗肿瘤疗效:疾病控制率为66.7%,应答率为33.3%。
• 安全性可控:虽然CRS事件增加,但无严重不良事件,副作用可通过药物管理。
研究意义
• 该研究证明了通过加入IL-15增强机制,CAR-T疗法在实体肿瘤治疗中展示出希望。
• 未来方向:
1. 优化IL-15共表达的设计,减少CRS等副作用。
2. 进一步探索其他增强CAR-T疗效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