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寡转移与广泛转移患者: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局部治疗的新探索
发布时间:2024-12-25 13:45:43

近年来,针对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研究表明,靶向治疗联合局部治疗的策略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然而,对于局部治疗的具体选择与时机,仍有许多未解的问题需要探索。

 

一、原发灶局部治疗的意义

 

研究表明,靶向治疗有效后对包括原发灶在内的病灶进行局部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然而,局部治疗的不良反应与治疗范围密切相关:

 

**寡转移患者:**局部治疗获益显著,不良反应可控。

**广泛转移患者:**局部治疗所有病灶可能因不良反应增加而难以耐受。

 

研究突破:

仅对原发灶进行局部治疗,是否能延长生存期?近期两项台湾地区的回顾性研究提供了答案。

 

二、1-2代EGFR-TKI治疗稳定后原发灶放疗

 

研究设计:

 

**患者人群:**接受1-2代EGFR-TKI治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后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

治疗方式:

**放疗组(46例):**对原发灶进行根治性放疗,包括常规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SABR)。

**对照组(96例):**仅接受TKI治疗,无局部放疗。

 

结果:

 

无进展生存期(PFS):

放疗组:27.6个月

对照组:10.9个月

总生存期(OS):

放疗组:未达到

对照组:38.0个月

 

临床意义:

 

对原发灶进行局部放疗可显著延长PFS和OS,减少原发灶疾病进展的可能性。

放疗组的疾病进展以转移灶(脑、肝、骨)为主,而对照组更多表现为原发灶进展。

 

三、不同转移范围的患者均可从局部放疗中获益

 

转移范围与PFS:

 

**寡转移(≤5个转移灶):**放疗组PFS显著优于广泛转移患者(未达到 vs. 23.1个月)。

**广泛转移(>5个转移灶):**放疗组PFS依然显著优于对照组。

 

**结论:**无论转移范围大小,对原发灶进行放疗均能显著延长PFS,但寡转移患者的获益更大。

 

四、放疗时机的选择:EGFR-TKI开始后24周内更优

 

**早期放疗:**EGFR-TKI治疗后24周内进行放疗的患者中位PFS未达到。

**晚期放疗:**24周后进行放疗的患者中位PFS为26.4个月。

 

启示:

 

在EGFR-TKI治疗有效性确立后的4-6个月内进行原发灶局部放疗,可以避免因原发灶耐药而导致的新增转移,化局部治疗的效果。

 

五、奥希替尼治疗稳定后原发灶局部治疗

 

研究设计:

 

**患者人群:**接受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后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的晚期EGFR突变NSCLC患者。

治疗方式:

**PTCT组(53例):**对原发灶进行手术或根治性放疗,同时可选择对转移灶进行姑息性治疗。

**对照组(53例):**仅接受奥希替尼治疗,无局部治疗。

 

结果:

 

中位PFS:

PTCT组:30.3个月

对照组:18.2个月

中位OS:

PTCT组:未达到

对照组:36.7个月

 

**结论:**无论选择手术还是放疗,对原发灶的局部治疗均能显著改善PFS和OS,进一步验证了局部治疗的必要性。

 

六、局部治疗的不良反应

 

放射性肺炎:

 

放疗组中I级、II级、III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69.6%、26.1%、4.3%。

常规放疗II级及以上肺炎发生率为47.1%,SABR仅为20.7%。

 

注意事项:

 

放射性肺炎是局部治疗的重要风险,尤其对于接受常规放疗的患者,应加强监测和管理。

 

七、总结与展望

 

针对EGFR突变NSCLC患者,靶向治疗联合局部治疗正在成为新的治疗策略。研究表明,无论是1-2代EGFR-TKI还是奥希替尼,原发灶的局部治疗均能显著延长生存期,尤其是对于寡转移患者或早期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

 

未来,如何优化局部治疗的时机和方式,将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

上一篇: 替尔泊肽(Zepbound)——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的新突破

下一篇:母亲肺癌治疗近7年,4个血泪错误希望所有抗癌家庭永远不犯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