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新闻动态

NEWS CENTER

新闻动态

肺鳞癌治疗的现状与新突破:双抗药物与联合治疗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5-01-21 12:51:13

 

 

肺鳞癌是一种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在肺癌中占比约21%-25%。相比肺腺癌,肺鳞癌患者可靶向的驱动基因变异发生频率较低,因此治疗主要依赖于手术、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然而,免疫治疗尽管显著提高了一部分患者的生存获益,仍有许多患者效果有限。近年来,双特异性抗体(双抗)等新型药物的出现,为肺鳞癌的治疗带来了全新的方向。

 

双抗药物的原理与潜力

 

双抗是一类能够同时识别并结合两个不同抗原或抗原表位的抗体。相比传统单抗,双抗不仅能增强对肿瘤的杀伤能力,还具有更高的协作效应与给药便利性。这类药物被誉为“共享炮膛的双发炮弹”,能够通过多靶点作用机制,全面抑制肿瘤的生长与扩散。

 

以靶向PD-L1和TGF-βRⅡ的双抗药物SHR-1701为例,它结合了PD-L1单抗与TGF-β抑制剂的双重作用,显著增强免疫抑制通路的协作效应。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中,一项研究评估了SHR-1701联合PARP抑制剂氟唑帕利用于晚期肺鳞癌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3.75%,疾病控制率(DCR)为1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8.7个月,同时安全性可控。这些数据表明,双抗联合治疗或能显著提升肺鳞癌患者的生存获益。

 

双抗联合PARP抑制剂:创新治疗策略

 

PARP抑制剂通过阻断肿瘤细胞的DNA损伤修复路径,诱导“合成致死”,实现精准打击肿瘤细胞。在免疫治疗中加入PARP抑制剂,不仅能改善肿瘤微环境,还能进一步放大双抗药物的免疫效应。上述研究结果验证了这种创新联合策略的潜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试验的深入,这种治疗模式有望成为肺鳞癌的标准治疗选择之一。

 

免疫+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应用

 

除了双抗药物,免疫治疗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方案也在肺鳞癌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例如,靶向PD-1和VEGF的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AK112)在2024年WCLC中表现出优异的疗效。研究显示,与传统PD-1抑制剂相比,依沃西单抗显著延长了无进展生存期(PFS),在肺鳞癌亚组分析中同样取得了显著获益。目前,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正在进行中,有望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抗血管生成药物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改变肿瘤微环境,间接增强免疫治疗的疗效。常见药物包括:

 

1. 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如贝伐珠单抗、雷莫芦单抗。

2. 小分子多靶点抑制剂:如安罗替尼、阿帕替尼。

3. VEGFR陷阱融合蛋白:如阿柏西普。

 

展望未来

 

肺鳞癌因缺乏靶向治疗手段,一直是肺癌治疗中的难点。然而,随着双抗药物、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等新型疗法的不断涌现,患者的治疗选择逐渐丰富。未来,随着更多创新药物的上市和联合治疗策略的完善,肺鳞癌患者的生存获益有望进一步提升,为这一难治性肿瘤的治疗带来曙光。

 

参考文献

[1] 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报告

[2] 临床研究数据分析

上一篇:中国创新药全球化的挑战与希望:从信迪利单抗到新药审批的启示

下一篇: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现状与进展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