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服用伊布替尼应该注意什么?

 男 | 41
提问时间: 2024-06-26 15:44
提示: 本内容仅作参考,不作为用药依据,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医无忧客服
回答时间: 2024-06-26 15:46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出血:使用本品治疗的患者曾发生致死性出血事件。高达6%的患者发生过≥3级出血事件(颅内出血【包括硬膜下血肿】、胃肠出血、血尿和术后出血)。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约有一半发生了不同级别的出血事件,包括青肿和淤点。尚未充分了解出血事件的机制。本品可能会增加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血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应监测患者的出血体征。本品的2期和3期研究排除了需要接受华法林或其他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华法林或其他维生素K拮抗剂不应与本品合并使用。尽量避免服用补充剂,如鱼油和维生素E制剂。在一项体外血小板功能研究中,观察到伊布替尼对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应在术前和术后暂停本品至少3-7天。

 

2、感染:使用本品治疗时曾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感染。14-29%的患者发生≥3级感染。对于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应考虑根据标准治疗进行预防。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曾发生进行性多灶性脑白质病(PML)和肺孢子菌肺炎(PJP)。评估患者的发热和感染情况并予以适当的治疗。

 

3、血细胞减少:根据实验室检测,接受本品单药治疗的患者曾发生治疗期间的3级或4级血细胞减少,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范围:13-29%)、血小板减少症(范围:5-17%)和贫血(范围:0-13%)。每月监测一次全血细胞计数。

 

4、间质性肺疾病: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曾报告了间质性肺疾病。监测患者是否有提示间质性肺疾病的肺部症状。如果症状发生,暂停本品治疗进行适当的间质性肺疾病治疗。如果症状持续存在,考虑本品治疗的获益风险,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5、心律失常:在伊布替尼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观察中曾报告房颤、房扑以及室性心动过速(0.7%),尤其在有心脏风险因素、高血压、急性感染和既往房颤病史的患者中报告了房颤和房扑。出现室性心动过速不良事件的病例均具有可能导致事件发生混淆因素,如心脏疾病病史、合并用药或其他风险因素。目前尚无肯定证据证明伊布替尼可能导致不明原因的猝死。临床上应定期监测所有患者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出现心律不齐症状或新发呼吸困难、头晕或昏厥的患者应进行临床评价,根据指征进行心电图(ECG)检查。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体征和/或症状的患者应暂停本品并在可能重新开始治疗前应进行全面的临床获益/风险评估。原有房颤且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考虑采用本品之外的其他CLL治疗。应对本品治疗期间出现房颤的患者充分评估其血栓栓塞疾病的风险。对于评估为高风险且不适合使用本品之外其他治疗的患者,应考虑在严格监测下给予抗凝药物治疗。

 

6、白细胞淤滞:本品治疗的患者中报告了个别的白细胞淤滞病例。循环淋巴细胞计数过高(>400000/mcL)可能增加风险。考虑暂停使用本品。应密切监测患者。视临床表现给予包括补水和/或白细胞去除术在内的支持治疗。

 

7、高血压: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曾发生过高血压(范围:6-17%),中位至发病时间为4.6个月(范围:0.03-22个月)。开始本品治疗后,监测患者有无新发高血压或不能充分控制的高血压。适当调整现有的抗高血压药物和/或开始抗高血压治疗。

 

8、继发恶性肿瘤: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曾发生其他恶性肿瘤(范围:3-16%),包括非皮肤癌(范围:1-4%)。常见的继发恶性肿瘤是非黑色素瘤皮肤癌(范围:2-13%)。根据随机对照3期临床试验(PCYC-1112-CA、PCYC-1115-CA、CLL-3001和MCL-3001)的汇总分析,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在本品治疗组的发生率为6%,在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

 

9、肿瘤溶解综合征:使用本品治疗时己有少量肿瘤溶解综合征报告。应评估基线风险(如高肿瘤负荷)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密切监测患者并予以适当的治疗。

 

10、乙肝病毒:再激活在伊布替尼的临床试验和上市后观察中报告了乙型肝炎复发的病例。在公司申办的临床试验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发生偶见(0.2%)。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活动性乙型肝炎患者被排除在外。因此目前尚不确定伊布替尼对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作用。应在开始本品治疗前确定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状态。如果患者的HBV感染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建议咨询在乙型肝炎治疗领域具有专业经验的医生。如果患者的乙型肝炎血清学检测结果呈阳性,则应在治疗开始前咨询肝病专家,且应根据当地医疗标准监测并控制患者的病情,防止乙型肝炎复发。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妊娠和胚胎-胎儿毒性动物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作为一种激酶抑制剂,可对胎儿造成伤害。在动物生殖研究中,妊娠大鼠和家兔于器官形成期接受伊布替尼给药,当暴露量达到临床剂量(每日420-560mg)的2-20倍时,引起了包括畸形在内的胚胎-胎仔毒性。建议女性患者在服用本品期间以及终止治疗后1个月内避免妊娠。如果在妊娠期间使用本品或者患者服用本品时妊娠,应告知患者本品对胎儿的潜在危害。

 

(2)哺乳目前尚无信息涉及伊布替尼及其代谢物是否会经人乳分泌,是否会对母乳喂养的婴儿或乳汁生成造成影响。因为很多药物都可分泌到乳汁中,且本品在哺乳婴儿中可能引发严重不良反应,所以本品治疗期间应停止哺乳。

 

12、儿童用药:尚未确立本品在儿童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

 

13、老年用药:本品的临床研究共纳入905例患者,其中62%的患者≥65岁,21%的患者≥75岁。老年患者和较年轻患者的疗效总体上未观察到差异。接受本品治疗的老年患者更常发生贫血(所有级别)和≥3级感染性肺炎。

 

14、药物过量:目前在伊布替尼用药过量的处理方面尚无具体经验。1例健康受试者使用1680mg本品后出现可逆性4级肝酶升高(AST和ALT)。对服用了超过推荐剂量的本品的患者进行密切监测,给予适当的支持性治疗。

—— 以下是追问内容 ——
相关问答
伊布替尼的注意事项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药物。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除了常见的副作用外,还需特别注意以下事项,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出血风险: 伊布替尼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等。​在进行手术或牙科手术前,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伊布替尼,并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考虑在术前和术后暂停用药至少3到7天。 ​ 2. 感染风险: 服用伊布替尼的患者可能面临感染风险增加,包括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应定期监测患者的感染迹象,如发热、咳嗽等,并根据需要进行预防性治疗。 3. 心律失常和高血压: 伊布替尼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和高血压。​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如出现心悸、胸痛、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肝功能损害: 伊布替尼在肝脏代谢,轻度肝损伤患者需调整剂量,中度或重度肝损伤患者应避免使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如出现肝功能异常,应考虑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5. 药物相互作用: 伊布替尼主要通过CYP3A酶代谢,与强效或中效CYP3A抑制剂(如某些抗真菌药物、抗生素)或诱导剂(如某些抗癫痫药物、圣约翰草)合用可能影响其疗效和安全性。​应避免同时使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6. 食物禁忌: 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可能影响CYP3A酶活性的食物,如葡萄柚和塞维利亚橙,以防止药物血药浓度的变化。 ​ 7. 生育和避孕: 育龄女性在开始伊布替尼治疗前应确认妊娠状态,并在治疗期间采取有效避孕措施。​男性患者在治疗期间及结束后一定时间内也应采取避孕措施。 8. 驾驶和操作机器: 伊布替尼可能引起疲乏、头晕等症状,可能影响驾驶或操作机器的能力。​在确认对个人无影响前,应避免进行这些活动。 ​   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3
2025-04-02 09:52
伊布替尼的副作用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广泛应用于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副作用:​ 常见副作用(发生率≥20%): 血液系统异常: 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 ​ 胃肠道反应: 腹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痛、便秘、消化不良等。 全身症状: 疲乏、发热、外周水肿等。 ​ 肌肉骨骼系统: 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痛、肌肉痉挛等。 皮肤反应: 皮疹、瘀斑、瘀点等。 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鼻窦炎等。 较少见但需要关注的副作用: 出血: 伊布替尼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包括皮肤瘀斑、鼻出血等。 ​ 心律失常: 服用伊布替尼的患者中约5-10%可能出现心房颤动等心律异常。 高血压: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升高,需要定期监测。 ​ 二次原发性恶性肿瘤: 包括皮肤癌和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 ​ 管理和应对策略: 定期监测: 在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压和心电图,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感染: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如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针对胃肠道不适,建议清淡饮食,少食多餐,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或止吐药物。​ 药物调整: 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伊布替尼的剂量或暂停用药。​ 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与医疗团队保持密切沟通,及时报告任何不适症状,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2
2025-04-02 09:37
伊布替尼的治疗效果
伊布替尼(Ibrutinib)作为一种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以下是针对不同疾病的具体治疗效果:​ 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 伊布替尼联合维奈克拉的固定疗程方案在中位随访27.9个月后,24个月无进展生存率(PFS)为95%,总生存率(OS)为98%。该联合方案耐受性良好,92%的患者完成了完整的固定疗程治疗。 2.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 在复发/难治性PCNSL患者中,伊布替尼单药治疗显示出一定疗效。法国LYSA研究组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单臂、Ⅱ期临床研究中,52例患者接受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完全缓解率(CR)为19%,部分缓解率(PR)为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4.4个月。 ​ 3. 边缘区淋巴瘤(MZL) 在复发/难治性MZL患者中,伊布替尼的治疗效果也得到验证。一项Ⅱ期临床研究中,经过中位19.4个月的随访,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48%,完全缓解率为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4.2个月。 ​ 4.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 对于复发/难治性原发性AIHA患者,伊布替尼显示出潜在的疗效。在个案报告中,患者在治疗第2周脱离输血依赖,血红蛋白(HGB)水平显著提升,达到部分缓解(PR)或完全缓解(CR)标准。 ​ 5. 与其他BTK抑制剂的比较 在一项头对头比较研究中,泽布替尼(Zanubrutinib)与伊布替尼在CLL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缓解率方面相较伊布替尼具有优效性。 ​   综上所述,伊布替尼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具体效果可能因疾病类型和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使用伊布替尼前,建议咨询专业医疗人士,以评估其适用性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2
2025-04-02 09:34
最新问答
阿伐曲泊帕与艾曲波帕的区别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和艾曲波帕(Eltrombopag)都是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激动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但它们在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禁忌症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1. 适应症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LD) ✅ 适用于拟接受手术的CLD患者 ✅ 适用于拟接受手术的CLD患者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 适用于成人ITP患者 ✅ 适用于儿童和成人ITP患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 无适应症 ✅ 可用于治疗SAA 2. 作用机制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靶点 选择性TPO-R激动剂 选择性TPO-R激动剂 作用部位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 是否受食物影响 ❌ 不受影响,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 受食物(特别是高钙食物)影响,需空腹服用 3. 用法用量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术前10~13天开始服用,连续5天,每天1次 术前10~13天开始服用,连续14天,每天1次 ITP(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 20 mg/天,口服 初始剂量 50 mg/天,口服(亚洲患者25 mg/天) 服用时间要求 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需空腹服用(避免钙、镁、铁等影响吸收) 4. 药代动力学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起效时间 5~8天 7~14天 生物利用度 高 受食物影响大,尤其是钙、镁、铁 半衰期 16~19小时 21~35小时 代谢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UGT1A1和UGT1A3) 5.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血栓风险 ⚠️ 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 ⚠️ 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 肝功能影响 肝损伤风险较低 可能增加肝功能异常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少,较安全 受金属离子(钙、镁、铁)影响较大 适合特殊人群 相对安全 需注意肝功能异常患者 6. 总结:选择哪种更合适? ✅ 如果需要更方便服药:选择 阿伐曲泊帕(不受食物影响,服药更方便)✅ 如果是ITP患者:艾曲波帕 可用于儿童和成人,而阿伐曲泊帕仅限成人✅ 如果是CLD术前升血小板:两者均可使用,但阿伐曲泊帕服用时间更短(5天 vs. 14天)✅ 如果有肝功能损伤:阿伐曲泊帕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更适合肝功能异常者 综合来看,阿伐曲泊帕在服用方便性、药物相互作用、肝功能影响方面略优,但艾曲波帕的适应症更广。具体选择哪种药物,建议结合医生意见和个体情况。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4
2025-04-03 09:55
阿伐曲泊帕耐药替代治疗?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用于治疗慢性肝病(CLD)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或疗效下降的情况。如果耐药或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治疗方案: 1. 其他TPO受体激动剂 如果对阿伐曲泊帕反应不佳,可以尝试其他同类药物: 艾曲波帕(Eltrombopag,Promacta):另一种TPO受体激动剂,但需要空腹服用,且受钙、镁、铁等离子的影响。 洛米司亭(Lusutrombopag):用于慢性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结构与阿伐曲泊帕类似,但临床使用较少。 口服或皮下注射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如Romiplostim):适用于ITP患者,每周注射一次。 2.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针对ITP)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短期使用可抑制免疫破坏,提高血小板,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快速提升血小板,但作用短暂,适用于急需升血小板的情况(如术前、出血严重)。 雷奈考平(Rituximab):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B细胞,适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 3. 脾切除术(主要针对ITP) 若对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脾切除,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水平。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考虑。 4. 血小板输注(紧急情况下) 对于严重出血或手术前急需提升血小板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但血小板的寿命短,作用有限。 总结   如果阿伐曲泊帕耐药或效果不佳,可以考虑更换TPO受体激动剂(如艾曲波帕、洛米司亭、Romiplostim),或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IVIG、Rituximab)。对于ITP患者,脾切除术也是一种选择。具体方案需结合病情,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3
2025-04-03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