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的不良反应
一、临床研究中的不良反应
本说明书描述了在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判断为可能由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其近似的发生率。由于临床研究是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进行的,在一个临床研究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能与另一个临床研究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比较,也可能不能反映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发生率。
1、全球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RECOURSE)
RECOURSE研究是一项在有既往治疗史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的随机(2:1)、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该研究中533名患者(中位年龄为63岁;61%为男性患者;57%为白人,35%为亚洲人,1%为黑人)接受了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单药治疗,起始剂量为35mg/m2/次,每日早晚餐后口服两次,于每一个疗程的第1-5天和第8-12天口服,28天为一个疗程。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2.7周。
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患者中比较常见(所有级别的发生率≥10%)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乏力/疲乏、恶心、血小板减少症、食欲下降、腹泻、呕吐、腹痛和发热。在RECOURSE研究中,3.6%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用本品,13.7%的患者需要减量。导致减量的比较常见不良反应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疲乏和腹泻。
RECOURSE研究中发生率≥5%且与安慰剂组发生率之差>2%的不良反应
(1)胃肠系统疾病:恶心、腹泻、呕吐、腹痛、口腔黏膜炎。
(2)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乏力/疲乏、发热。
(3)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
(4)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味觉障碍。
(5)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脱发。
RECOURSE研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
血液及淋巴系统疾病: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症。
在RECOURSE研究中,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患者中的感染发生率(27%)高于与安慰剂组(15%)。在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患者中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比较常见的感染为鼻咽炎(4%对比2%)和尿路感染(4%对比2%)。
在RECOURSE研究中,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患者中的肺栓塞发生率(2%)高于安慰剂组(0%)。
2、亚洲Ⅲ期临床试验安全性(TERRA)
在中国、韩国和泰国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Ⅲ期研究(TERRA)中,评估了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的安全性。共有406例患者随机(2:1)至两个治疗组。共271例患者(中位年龄为58岁;所有患者都是亚裔人/东方人,中国、韩国和泰国的患者比例为75.3%,20.3%,4.4%)接受了本品治疗。起始剂量为35mg/m2/次,每日早晚餐后口服两次,于每一疗程的第1-5天和第8-12天口服,28天为一疗程。平均治疗时间为14.9周。
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患者中比较常见(所有级别的发生率≥10%)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恶心、血小板减少症、食欲下降、疲乏、呕吐、腹泻和血胆红素升高。在TERRA研究中,10%的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用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
TERRA研究中发生率≥5%且与安慰剂组发生率之差>2%的不良反应
(1)胃肠系统疾病:恶心、呕吐、腹泻、消化不良。
(2)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疲乏、乏力。
(3)感染及侵染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4)各类检查:血胆红素升高、结合胆红素升高。
(5)代谢及营养类疾病:食欲下降。
(6)各类神经系统疾病:头晕、头痛。
在TERRA研究中,接受曲氟尿苷替匹嘧啶片治疗的中国患者比较常见(所有级别的发生率≥10%)且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的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为贫血、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恶心、血小板减少症、食欲下降、呕吐、血胆红素升高、疲乏、腹泻和乏力。
二、上市后使用经验
首次上市后累计收到35例(35件)间质性肺疾病的报告估计发生率为34/100000。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