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药物储存
将XL184放置于25°C以下干燥避光环境中。临时携带药物外出时允许温度范围为15-30°C。
一、 广谱抗癌能力:肾癌、肝癌、肺癌、甲状腺癌等。
1、治疗肾细胞癌:
157位晚期未接受过治疗的、初治的肾癌患者,1:1分组,一组79人接受卡博替尼治疗,1组78人接受目前公认的药物索坦(舒尼替尼)治疗。卡博替尼的剂量每天60mg;舒尼替尼的剂量每天50mg,用4周,停2周。
结果显示:卡博替尼的有效率是索坦的数倍(46% vs 18%),生存期明显延长(30.3个月 vs 21.8个月)。两药的副作用很接近,不良反应发生率,67% vs 68%。
主要的副作用是:腹泻、乏力、高血压、手足综合征等。目前,在欧美国家,卡博替尼已经成为晚期肾癌的治疗药物之一。
2、治疗肝细胞癌:
707名一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肝癌患者,2: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1组接受安慰剂对照。卡博替尼组的生存期明显延长,死亡风险下降了37%。客观有效率大约为5%。目前,卡博替尼已经和瑞戈非尼、PD-1抗体等药物一道,在欧美国家,称为晚期肝癌二线治疗的选择之一。
3、治疗肺癌:
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2%左右的患者携带RET基因重排。这类患者可以接受卡博替尼治疗。2016年,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肿瘤学》发表了卡博替尼用于RET重排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试验数据:26位患者,有效率是28%,肿瘤控制率接近100%。
此外,一线治疗失败的EGFR野生型的肺癌患者,使用卡博替尼联合特罗凯比单用卡博替尼或者单用特罗凯,生存期明显延长,联合用药组的生存期是13.3个月,单用卡博替尼组是9.2个月,单用特罗凯是5.1个月。当然,目前由于PD-1抗体等免疫治疗上市,这类人群选择是PD-1抗体,而不是卡博替尼联合特罗凯。只是少数对PD-1抗体、化疗均不耐受的患者,可以酌情考虑。
4、治疗甲状腺癌:
甲状腺髓样癌患者,不少携带RET基因突变。因此,卡博替尼很早就被批准用于晚期甲状腺髓样癌患者的治疗。330名甲状腺髓样癌患者,2:1分组,分别接受卡博替尼和传统标准治疗。对于RET M918T突变的患者,卡博替尼明显延长了总生存期,从18.9个月延长到了44.3个月,翻了一倍都多。总人群中,总生存期也从21.1个月,延长到了26.6个月。
二、对骨转移
由于卡博替尼作用的分子靶点很多,部分靶点参与了骨转移的形成,卡博替尼具有很好的控制实体瘤骨转移的能力。
肾细胞癌骨转移:
METEOR研究是一项随机、开放的国际多中心III期研究,入组的是至少一种靶向药治疗失败的晚期肾癌患者,1: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一组接受依维莫司治疗。
这个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658名志愿者,其中142名志愿者在入组的时候合并有骨转移。这142名患者,77人接受了卡博替尼治疗,65人接受了依维莫司治疗,两组基线数据是平衡的。两组分别有30%和20%的患者,同时还打着保骨针(唑来磷酸、伊班磷酸、地诺单抗等)。
截止到2015年5月,两组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有明显的差异:7.4个月 vs 2.7个月,差了3倍!有效率方面:17% vs 0%(依维莫司组无一例患者出现客观缓解,也就是说没有一例患者肿瘤缩小超过30%)。中位总生存时间,也是卡博替尼组更高:20.1个月 vs 12.1个月,差了几乎2倍!在同时有合并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的患者中,卡博替尼组和依维莫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更大:20.1个月VS 10.7个月。
此外,针对骨转移的疗效,由第三方独立机构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卡博替尼20%的患者骨转移明显好转,而依维莫司组这个比例只有10%,又是翻倍的优势!副作用方面,两组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卡博替尼略高:73% vs 51%。但是卡博替尼组,发生骨折、截瘫、骨痛等骨转移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概率更低,从29%降低到了23%。
前列腺癌骨转移:
1028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2:1分组,一组接受卡博替尼治疗,一组接受传统标准方案患者。结果显示:虽然卡博替尼相比于标准治疗,未能大幅度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期。但是,对于控制骨转移而言,卡博替尼的疗效非常棒。用药3个月后评估骨转移明显缓解的概率,传统治疗只有3%,而卡博替尼有42%,提高了14倍!
三、增敏免疫治疗:联合PD-1抗体,控制率破70%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卡博替尼可以通过清除肿瘤周围助纣为虐的“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MDSC细胞)等方式,增加患者对PD-1抗体等免疫治疗的疗效。因此,不少研究将卡博替尼选为PD-1抗体的“黄金搭档”,进行联合治疗。
一项招募了24名晚期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尿路上皮癌、膀胱癌、生殖细胞癌、前列腺癌等)的临床试验,治疗的方案是卡博替尼联合PD-1抗体O药。18位可以评估疗效的患者,6位肿瘤缩小至少30%,有效率是33%;7位患者肿瘤稳定不进展,疾病控制率是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