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伊布替尼是否属于激素类药物?

 男 |
提问时间: 2024-08-12 16:43
提示: 本内容仅作参考,不作为用药依据,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医无忧客服
回答时间: 2024-08-12 16:06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您好,伊布替尼不属于激素类药物。

 

伊布替尼是一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它通过靶向并抑制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来发挥作用。BTK是B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一个关键蛋白,参与多种B细胞恶性肿瘤的生长和存活。通过抑制BTK,伊布替尼能够干扰癌细胞的增殖和生存,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比之下,激素类药物是指那些能够影响身体内分泌系统、模拟或调节体内激素活性的药物,例如皮质类固醇、雌激素、雄激素等。这些药物通常通过影响激素受体或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来治疗各种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内分泌失调等。因此,伊布替尼不是激素类药物。

—— 以下是追问内容 ——
相关问答
亿珂依鲁替尼的副作用大吗?
作为靶向药物,依鲁替尼带有不可避免的副毒性,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具体如下: 常见的 ibrutinib(依鲁替尼)副作用(发生于超过 30% 的患者中):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改变引发出血并发症、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疲劳、肌肉骨骼痛、肿胀、上呼吸道感染、恶心和瘀斑。   不太常见的副作用(发生于大约 10-30% 的患者中):高血压、呼吸短促、便秘、皮疹、腹痛、呕吐、食欲减退、咳嗽、发烧、口腔和嘴唇发炎、头晕、尿路感染、肺炎、皮肤感染、身体乏力或无力、肌肉痉挛、鼻窦炎、头痛、脱水、消化不良、瘀点(由毛细血管出血引起的红色或紫色斑点)、关节疼痛和鼻出血。 年龄是依鲁替尼AEs的风险因素,是停药的主要预测因素。一半伊布替尼治疗患者会发生瘀点瘀斑,大出血发生率1%-9%。有创操作前后应暂停伊布替尼3-7天降低出血风险。伊布替尼心脏副作用中研究至多的是AF,初始治疗发生率6%,2年时10%-15%。真实世界中充血性心衰(CHF)和出血更常见,近一半患者因此停药。已有伊布替尼诱导急性肝功不全报道,因HBV活化所致,故治疗前应筛查。感染,特别是肺炎很常见,3+肺炎25%,3+感染51%,治疗6个月后感染率下降一半。有研究显示伊布替尼治疗后会出现自身免疫爆发,长期治疗后可控制。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5
2024-09-02 15:34
亿珂依鲁替尼是治疗什么病的药?
依鲁替尼是全球初个上市的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的抑制剂,能够与BTK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残基共价结合,从而抑制B细胞的活动,对B细胞淋巴瘤疗效显著,尤其是对于难控制易复发的多种晚期淋巴瘤患者。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依布替尼表现出良好的优势。如其毒副作用少,活性强,选择性高。临床上伊布替尼单药适用于。1、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2、伊布替尼单药适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伊布替尼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在脑脊液中的浓度可有效杀伤肿瘤细胞,且可持续2-10小时;剂量越高,浓度越高,杀伤持续时间越长; TEDDI-R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原发CNS淋巴瘤成为弥漫大B淋巴瘤CNS患者临床研究的重大突破。为伊布替尼在临床上更多的应用提供新的临床依据。 依鲁替尼治疗初期,淋巴细胞在一个月内会出现增多现象,随后得到缓解,同时影像学评估淋巴结至大直径(SPD)随着治疗时间缩小,如果没有明显SPD缩小,血象监测有所改善,血小板或血红蛋白值有所升高,说明依鲁替尼对患者有效。伊布替尼在预后很差的复发难治的套细胞淋巴瘤(MCL)中也显示了强大的疗效,大大改善了复发难治MCL的预后。其治疗过程中也会出现淋巴细胞增多症,评判标准同CLL。 温馨提示:本网站提供的医学产品信息并不完整仅供参考,若有相关问题需求请咨询专业医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5
2024-09-02 15:06
最新问答
阿伐曲泊帕与艾曲波帕的区别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和艾曲波帕(Eltrombopag)都是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TPO-R)激动剂,用于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但它们在作用机制、适应症、用法用量、药代动力学、禁忌症等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1. 适应症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LD) ✅ 适用于拟接受手术的CLD患者 ✅ 适用于拟接受手术的CLD患者 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 适用于成人ITP患者 ✅ 适用于儿童和成人ITP患者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 无适应症 ✅ 可用于治疗SAA 2. 作用机制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靶点 选择性TPO-R激动剂 选择性TPO-R激动剂 作用部位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 刺激骨髓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 是否受食物影响 ❌ 不受影响,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 受食物(特别是高钙食物)影响,需空腹服用 3. 用法用量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CLD相关血小板减少症 术前10~13天开始服用,连续5天,每天1次 术前10~13天开始服用,连续14天,每天1次 ITP(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初始剂量 20 mg/天,口服 初始剂量 50 mg/天,口服(亚洲患者25 mg/天) 服用时间要求 可随餐或空腹服用 需空腹服用(避免钙、镁、铁等影响吸收) 4. 药代动力学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起效时间 5~8天 7~14天 生物利用度 高 受食物影响大,尤其是钙、镁、铁 半衰期 16~19小时 21~35小时 代谢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 主要通过肝脏代谢(UGT1A1和UGT1A3) 5. 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 艾曲波帕(Eltrombopag) 血栓风险 ⚠️ 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 ⚠️ 可能增加血栓风险,需监测 肝功能影响 肝损伤风险较低 可能增加肝功能异常风险 药物相互作用 少,较安全 受金属离子(钙、镁、铁)影响较大 适合特殊人群 相对安全 需注意肝功能异常患者 6. 总结:选择哪种更合适? ✅ 如果需要更方便服药:选择 阿伐曲泊帕(不受食物影响,服药更方便)✅ 如果是ITP患者:艾曲波帕 可用于儿童和成人,而阿伐曲泊帕仅限成人✅ 如果是CLD术前升血小板:两者均可使用,但阿伐曲泊帕服用时间更短(5天 vs. 14天)✅ 如果有肝功能损伤:阿伐曲泊帕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更适合肝功能异常者 综合来看,阿伐曲泊帕在服用方便性、药物相互作用、肝功能影响方面略优,但艾曲波帕的适应症更广。具体选择哪种药物,建议结合医生意见和个体情况。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4
2025-04-03 09:55
阿伐曲泊帕耐药替代治疗?
阿伐曲泊帕(Avatrombopag)用于治疗慢性肝病(CLD)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耐药或疗效下降的情况。如果耐药或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以下替代治疗方案: 1. 其他TPO受体激动剂 如果对阿伐曲泊帕反应不佳,可以尝试其他同类药物: 艾曲波帕(Eltrombopag,Promacta):另一种TPO受体激动剂,但需要空腹服用,且受钙、镁、铁等离子的影响。 洛米司亭(Lusutrombopag):用于慢性肝病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结构与阿伐曲泊帕类似,但临床使用较少。 口服或皮下注射促血小板生成因子(如Romiplostim):适用于ITP患者,每周注射一次。 2. 免疫调节治疗(主要针对ITP)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短期使用可抑制免疫破坏,提高血小板,但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可快速提升血小板,但作用短暂,适用于急需升血小板的情况(如术前、出血严重)。 雷奈考平(Rituximab):一种抗CD20单克隆抗体,可抑制B细胞,适用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 3. 脾切除术(主要针对ITP) 若对药物治疗无效,可考虑脾切除,减少血小板破坏,提高血小板水平。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谨慎考虑。 4. 血小板输注(紧急情况下) 对于严重出血或手术前急需提升血小板的患者,可输注血小板,但血小板的寿命短,作用有限。 总结   如果阿伐曲泊帕耐药或效果不佳,可以考虑更换TPO受体激动剂(如艾曲波帕、洛米司亭、Romiplostim),或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糖皮质激素、IVIG、Rituximab)。对于ITP患者,脾切除术也是一种选择。具体方案需结合病情,由医生评估后决定。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93
2025-04-03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