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医无忧官网! 联系我们 医药问答

医无忧服务热线:
400-028-6288
微信客服
淘药药APP
鞘注
鞘内注射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给药方式。   从解剖学角度来讲,人的脊髓周围有一层叫蛛网膜的结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的腔隙就是蛛网膜下腔,鞘内注射就是将药物注入这个腔隙。在操作过程中,一般会让患者采取侧卧位,像胎儿在子宫里的姿势,尽量把背部弓出来,这样可以让椎间隙充分暴露。医生会对局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然后用特殊的穿刺针,通常是腰椎穿刺针,在腰椎的间隙(一般是腰3 - 4或者腰4 - 5间隙)进行穿刺。当穿刺针进入蛛网膜下腔后,就可以缓慢地注入药物。   在治疗疾病方面,对于白血病的治疗是很典型的应用。因为白血病细胞很容易浸润到中枢神经系统,而常规的静脉化疗药物很难通过血 - 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发挥作用。通过鞘内注射化疗药物,如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可以有效杀死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白血病细胞,预防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在脑部感染治疗中,以真菌性脑膜炎为例,抗真菌药物通过鞘内注射能够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因为真菌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后,会在脑脊液等部位繁殖,鞘内注射可以使药物快速到达病灶,提高杀菌效果,比单纯的静脉给药在局部能达到更高的药物浓度,更有利于控制感染。   不过,鞘内注射也有一定的风险。它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比如穿刺部位的出血、感染,还可能导致脑脊液漏。如果穿刺时损伤了神经组织,会引起下肢疼痛、麻木等不适症状,也有可能会引起头痛、头晕等颅内压改变的症状。     了解更多疾病及药品的相关问题,可选择客服在线咨询,医无忧为您专业解答,解决您的难题。
标签:
鞘注
2025-01-16 16:24